硕博人才网

织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网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持续扩大,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成为服务民生的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的劳动关系模糊、社会保障不足、维权渠道不畅等问题日益凸显。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历来受到全国人大代表高度关注。代表们从法律完善、制度创新、监管协同等多维度提出建议,为破解行业痛点建言献策。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建议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办理,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督办。

          直面痛点难点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重点督办建议共包括11件建议,代表们围绕目前新业态领域的痛点难点,从加快相关立法、明晰企业劳动用工责任、妥善处理新业态劳动纠纷、健全新业态社会保险制度等方面建言献策。

          其中,劳动关系认定难这一核心问题被多名代表反复提及,成为当前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的最大梗阻。

          全国人大代表、SK海力士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主管工程师孙华芹在调研中发现,平台经济的多层分包模式让法律关系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劳动者往往处于“平台管业务、外包管用工”的灰色地带。以快递行业为例,除少数大型企业外,多数平台通过区域加盟商管理从业者,即便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者也难以直接向平台总部主张权利。这种法律关系的模糊化处理,导致劳动纠纷发生时,劳动者常陷入“仲裁无门、诉讼乏力”的被动境地。

          明确界定标准

          该如何走出劳动关系认定模糊化困境?多名代表呼吁加快相关立法进程,明确新型用工关系界定标准。

          “必须加快修订和完善劳动法律法规,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模式和特点,进一步明确其与平台企业、合作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信利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阎建国说。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严可仕建议通过专项立法对劳动关系进行清晰界定,通过细化“不完全劳动关系”的法律内涵,对劳动关系认定、最低工资标准、职业伤害赔偿等作出明确规定。

          “现行劳动法律法规难以适应新业态是导致劳动保障权益维护难的根本原因。”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国风刺绣厂技术总监莫元花呼吁,国家层面加快修法进程,将新业态劳动者纳入现行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或者单独立法,构建新的系统性法律制度设计。

          高度重视建议

          作为该项重点督办建议的主办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认真梳理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

          7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重点督办建议沟通座谈会,邀请李火林、陈友坤、阎建国、刘忠斌等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有关情况,还邀请了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及相关部委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

          会上,相关部委参会人员介绍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进展情况,与代表共同研究相关问题。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便利作出重要贡献,却在社会保障方面面临诸多困境。调研发现,参保率低是当前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阎建国深入分析参保率低的症结,建议通过细化法律规定,破解实践中劳动关系模糊不清的难题。

          “创新劳动关系认定的证据规则十分必要。”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刘忠斌提出,应结合平台算法控制权、工作规范约束度、报酬支付方式等核心要素,建立“实质重于形式”的认定标准,防止企业以“合作协议”为名逃避法定责任。

          代表们的发言切中要害,参会部门工作人员认真记录。会上,相关部委负责人介绍了代表建议办理进展。座谈会结束后,当天下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邀请代表前往美团等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将纸上建议转化为实地探访,让政策研究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健全保障机制

          为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支撑不足的问题,相关立法工作在不断推进。“基本劳动标准和新就业形态”方面的立法已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三类项目,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探索相关地方立法,为国家层面立法积累实践经验。

          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根据企业用工形式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方式的差异,将双方关系明确为“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民事关系”三类,创新了权益保障制度机制。2023年,又相继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系列文件,为实践提供具体指引。

          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加强劳动关系认定、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企业用工责任等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有序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立法进程,让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网越织越密、越扎越牢。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硕博人才网 版权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硕博人才网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的人才招聘网站,是国内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誉保证。并提供招聘会信息、人才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