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人才网

湖北孝感市总工会推动职工创新服务湖北“支点”建设

          秋日胜春朝,澴川涌“新”潮。在孝感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一股由工会引领、职工主演的创新浪潮,正涌动在车间里、奔走在工地上、激荡在实验室中。

          从重大项目的技术突破,到生产一线的“五小”革新;从劳模工作室的攻坚克难,到青年突击队的锐意进取——创新潮涌背后,是市总工会搭建平台、完善机制、优化服务的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创新者有舞台、有回报、有尊严,正成为孝感产改最生动的注脚。

          筑梦重大工程,工会搭台激活创新动能

          在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北段建设现场,一架无人机正沿施工线路自主巡航,它的“眼睛”敏锐捕捉着每一个施工细节,“嘴巴”实时发出整改指令,确保安全施工。这背后,是湖北交投孝感项目建设指挥部自主研发的“数智高路”建管一体化平台在发挥作用。

          “29人的团队,要管理四个涉及214公里、投资388亿元的重大项目,这个‘智慧大脑’就是我们的底气。”指挥部副指挥长林明宏说。该平台融合GIS、BIM、AI等技术,让传统工地拥有感知、思考和协同能力,在第三届中国数字交通创新发展大会中荣获“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创新背后,离不开工会的精心培育。指挥部工会小组打造“孝路廉行”文化,每月开展星级评比,每周举办“工匠讲堂”,每年开展“孝智杯”技能比武、“导师带徒”考核等,激发争先创优热情,传承工匠精神。

          市总工会大力推进“工会建在项目上”,在重大项目一线建立临时联合工会,精准服务建设前沿。这一做法在澴川国投率先实践,构建“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体系,实现职工“零时差”入会,100%入会,推动工会工作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

          在工会支持下,维达纸业车间里一场由青年职工主导的“烘缸革命”正改写行业传统。面对铸铁烘缸能耗高、效率低的难题,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科技突击队创造性地提出“以钢代铸”,自主研发焊接工艺,30天完成5组烘缸改造,实现生产效率提升10%、年碳排放减少6000吨。

          从智慧路网的“超级大脑”到绿色工厂的“钢铁匠心”,创新种子在工会培育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市总工会积极实施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行动,聚焦重大工程、重点企业,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3年来,全市重大项目开展劳动竞赛150余场,参与职工20余万人次,争取职工创新“鄂工贷”1.2亿元。

          聚焦“五小”创新,微光成炬汇聚发展合力

          高空之中,国网孝感供电公司研发的绝缘涂覆机器人沿裸导线平稳行进,均匀喷涂绝缘材料,实现配电网改造不停电作业。

          “工会像一座桥梁,帮我们对接专家资源,解决了机器人匀速行走难题。”项目带头人张攀说。这一从一线难题中诞生的成果,获2024年中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在全国800多个供电所推广,创直接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

          在双环科技生产线,“五小”成果成为提质增效的“秘密武器”。联碱分厂7#炉延长作业周期项目中,工人通过小改革,月减少杂质碱50吨、节约用气1802吨,助力投资13.6亿元的碱改项目于今年5月顺利开车。基层智慧如涓涓细流,汇聚成企业转型升级的磅礴力量。

          湖北首通电磁公司车间里,省劳模黄万平带领团队开展“五小”活动,攻克漆包线精度难题,小小改进撬动8000万元订单,推动企业年产值从不足1亿元跃升至3亿元。

          创新不问出身。市总工会积极支持职工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挖掘培育优质项目,组织参加湖北省“工友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和“鄂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推荐“五小”成果,让微创新汇聚大动能。近3年来,全市征集职工建议800余条,采纳30余条,帮助企业节省开支1.5亿元以上。

          传承工匠精神,劳模工作室育才赋能

          维达公司李志红创新工作室攻克“三段式智能温控技术”,使蒸汽消耗降15%,产品优等率提升近3%,帮助公司年节约成本数百万元。

          “工会协调近80平方米场地,设专项创新基金,让我们心无旁骛搞研发。”李志红说。工作室如强大磁场,吸引着有志创新的职工,已培养技术骨干50余人,其中12人走上管理岗位。

          创新“雁阵效应”在孝感各地生动上演:金禄科技“师带徒”体系让青年技工快速成长,学徒雷亮红在导师指导下7个月掌握高速丝印调试技能,技能比武零失误夺冠;澴川国投龙鑫汽销公司肖俊斌创新工作室推出“模拟诊断排除法”,检修效率提高30%,“服务透明车间”赢得客户信赖。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点到一片面,劳模工作室成为创新人才“孵化器”、技术攻坚“突击队”。目前,全市已建劳模创新工作室100余家,其中省级22家、市级52家。工会推动成立的“工作室联盟”打破企业壁垒,促进资源共享,累计转化技术成果500余项,带动3万余名职工技能跃升。

          市总工会还加大职工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实施“工惠贷”项目,推动与政府财政贴息政策配套衔接,在云梦等地开展试点,发放贷款6000万元以上,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业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硕博人才网 版权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硕博人才网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的人才招聘网站,是国内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誉保证。并提供招聘会信息、人才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