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结工资,下学期生活费可以不找家里伸手了。”昨天,武汉商贸职业学院15级新生群里一则消息引起很多新生共鸣。开学在即,不少大学生已利用暑期打工攒够了生活费。
发消息的是该学院安徽籍大一新生徐芳,刚进入假期,她就在上海一家餐馆找到端盘子的工作,擦桌子、扫地、点菜……每天从早上9点忙到晚上10点。
“刚开始菜上错桌没少挨老板骂。”她告诉武汉晚报记者,以前在学校,她遇事特别脆弱,动不动流眼泪,同学们都说她是“玻璃心”。这次打工,她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顾客,从开始的委屈爆棚,到后来逐渐能应付自如,觉得很有收获。“工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内心变强大了。”徐芳说。
同样靠打工挣生活费的还有湖北大学大二学生周嘉,她在暑假兼了两份工。刚放假时做市场调查,8月正热时,她在东湖海洋世界做促销,每天都站8个小时,热出一身痱子。
荆楚理工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潘超凡从大一开始就基本没跟家里要生活费。今年暑假,他努力接商演,赚了五六千。他说,演出有时候天天有,一天3场,有时候半个月都没事干。遇到下乡的活动要坐五六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地方,碰到些不讲信用的老板,可能会把酬劳压缩,但想到能帮父母减轻负担,他都咬牙坚持下来了。“在别人看来我们是95后,好像挺娇气的,其实我们也很能吃苦。”他说。
“95后渴望独立令人欣慰。”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学工部部长吴争强认为,大学生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完全依赖父母而选择独立生活,是合理的,家长和学校都应该适当放手给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