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人才网

工博会企业高薪揽才,"人机协同"成新亮点

  正在举行的2019工博会上,机器人“军团”仍是最抢眼的一道风景线,300多家全球知名机器人品牌厂商携近千套机器人最新技术产品亮相展会现场。值得一提的是,本土企业表现亮眼,人机协作机器人成为新亮点。与此同时,在本届工博会上,还能感受到高端制造业“求贤若渴”的状态。

  机器人既能分拣垃圾又会琴棋书画

  机器人会下棋,也会弹琴、画画,可谓多才多艺。除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之外,此次参展产品中另一吸睛场景是由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智能机器人象棋对弈系统。这是一套融合了协作型机器人、机器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的智能系统,具有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的特点。该系统利用机器人视觉实现棋子的自动识别和定位,利用棋盘 AI推算系统快速计算下棋策略,并引导机器人实现棋子的高精度取放,以完成自动下棋过程。在安全保护方面,如果遇到人体、物体和机器人发生碰撞的异常情况,机器人的感应系统会瞬间侦测到并停止动作。

  而在另一边的格力的展台上,模仿人类弹琴的样子,机器人伸出十根纤纤玉指正在弹琴。乐曲相当美妙,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学习一首钢琴曲可比人类快多了,大概只要几秒,也就是输入程序的时间。

  来自瑞士的工业机器人跨国公司ABB展台上观众满满当当,都在看一款机器人分拣垃圾。只见机器人熟练地捡起一个塑料瓶准确地扔进一个可回收垃圾箱,同时另一个手臂捡起了一包纸巾扔进了干垃圾桶,动作准确而娴熟。

  这是ABB展示的垃圾回收数字化解决方案。

  据悉,这套解决方案由YuMi双臂机器人、负责上料的IRB1200以及视觉系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组成。云端仪表板向YuMi机器人展示垃圾图像,帮助它识别垃圾类型并将垃圾分别拣选至四类垃圾箱中。然后垃圾会转移至输送带,IRB1200机器人集取垃圾并将其送入回收利用环节。

  从“机器换人”到“人机协作”

  机器人展区,历来是工博会上的重头戏。但今年工博会上,企业呈现的展品还透露着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要助推中小企业加速自动化转型。

  记者注意到,今年工博会上,协作机器人鼻祖丹麦的UR公司以及日本发那科、川崎、德国库卡等领先企业都将现场首发最新协作机器人产品。这些机器人都有一个特点:当人类介入生产时,协作机器人能够自动结束作业,“让位”人类,该产品可用于需要机器人和人类协同工作的场景。 

  事实上,近几年来,随着机器人行业应用落地,包括协助机器人在内的小型机器人在3C、家电行业的地位日渐显赫。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实施和“工业4.0”的持续热议,对于当下的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加快建设和发展协作机器人,让它和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三者紧密联合,从而助力先进制造业从“机器换人”到“人机协作”,带来产业加速升级的同时,也迎来属于协作机器人自己的黄金时代。

  “在不明朗的经济环境下,下游制造商们需要通过寻求更加柔性化的解决方案来保持竞争力。我们的产品就是特别针对这样的市场背景设计而出。我们希望能为中国制造业进一步赋能,助力每个制造商更容易实现自动化,为制造商提供能提升生产力、克服劳动力短缺挑战和提升业务的解决方案。”UR机器人总裁Jürgen von Hollen说。

  本土机器人企业正迅速崛起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国内本土机器人企业正迅速崛起,多家机器人公司携新产品、新技术首发。

  其中,珞石机器人在会上发布了其最新一代柔性协作机器人xMate以及NB4,XB系列机器人产品。新一代柔性协作机器人采用独有的7轴设计与轴关节力矩传感器配置,真正实现机器与人的友好协作。这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成为全球第二个突破该项技术的公司。

  AI机器人公司Flexiv的自适应机械臂也首次亮相。该公司还将面向国内市场发布最新一代机器人技术:自适应机器人拂晓Rizon,及基于自适应机器人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据介绍,该机械臂采用独特关节机构设计、底层控制架构、独具专利性的力觉传感和力控技术及层级式智能,确保机器人在智能通用上有突破性的提升,从而提供高性价比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在汽车制造、3C电子、航空航天、农业、物流、医护、零售等领域都能得到广泛应用。

  华数机器人在现场展示了PT1600喷涂演示机器人,苏州艾利特机器人则展示了六关节机器人。

  在达明机器人展台,此次推出的新品是TM智能作业员系列:智能码垛机器人,将以往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整合的时间,缩短至五分钟即可完成智能码垛设定,即可马上上工。

  人才争夺战“打”到展会上

  在本届工博会机器人展区内,一堵“招聘墙”格外引人注目。记者注意到,现场有十几家企业都在这堵墙上张贴了招聘海报,招聘职位涉及销售经理、工程师、研发、产品专家等,且薪资、待遇均较高。 其中,拓斯达开出了年薪100万+的条件,招聘视觉产品专家、伺服产品专家。视觉产品人才方向是产品定义、架构设计、技术攻关;伺服产品人才方向是伺服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算法研究。为了招引人才,拓斯达还使出“大招”——推荐成功入职可奖励10000元。

  谈及为何高薪聘请技术人才,拓斯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优秀的人才是无价的。与北上广深相比,东莞揽才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机器人领域需要更多有经验的高端技术人才。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我们求才若渴,希望借此机会招聘到更多技术大牛加入我们。”

  企业在工博会上这堵招聘墙,实际上反应的是目前高端制造业人才紧缺难题。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人才总量将达6192万,但仍面临2986万的人才缺口,此前,一部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给出这组数据。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引导下,高校招生计划也向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201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为人才短缺带来了希望,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高效新工科建设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未来将会产生更多“新工科”高端人才。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硕博人才网 版权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硕博人才网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的人才招聘网站,是国内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誉保证。并提供招聘会信息、人才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