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社局就促中心日前会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联合发布《上海市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以上海市就业登记信息为基础,结合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的数据,重点研究进入本市人力资源市场的10.07万名(升学、出国、去外省市就业的除外)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数据显示,2019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共17.56万人,初次就业率达96.38%,平均起薪7103元/月,比2018年同期的6024元/月增加了1079元/月,增幅为17.91%。
长三角生源留沪意愿强
上海市2019届高校毕业生17.56万人中,上海市户籍生源为5.37万人,占生源总数的30.58%;外省市户籍生源为12.19万人,占69.42%;毕业生的平均年龄为24岁,90后约占96.4%,而95后占76.03%。
据统计,上海户籍生源毕业生在沪就业人数占全部上海户籍生源的92.74%;外省市生源毕业生在沪就业人数占全部外省市生源的41.67%,比2018年同期增加2.27个百分点。近年来外省市生源毕业生留沪就业比例连年上升,上海作为国内就业导入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对长三角和华东地区生源的就业吸引力不断增强。
2015年5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沪委发〔2015〕7号),并先后出台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实施意见“20条”、“30条”及一系列配套细则,完善了人才引进政策体系。2019年4月底,《关于做好2019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9〕25号)发布了包括飞机制造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105个2019年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紧缺的专业目录,充分发挥居住证、户籍等政策的积极作用,优先满足重点领域用人需求。去年7月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增设临港新片区,新片区实行专门的居住证积分和落户政策。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外省市生源毕业生留沪就业的吸引力,而且对改善上海人力资源市场结构和“五个中心”建设都提供了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
校园招聘为求职主渠道
根据对上海市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进行求职的占32.05%;通过“老师、亲友等熟人介绍”的占21.32%;通过“直接联系用人单位”的占26.29%;这三类求职渠道合计占79.66%,是上海市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主渠道。
调查数据同时还显示,应届高校毕业生认为学历是实现就业影响最大的因素的,占32.72%;认为专业是最大因素的占24.92%;认为实习经历是最大因素的占18.81%;以上三因素合计占76.45%。认为个人综合能力是影响实现就业最大因素的占8.66%,不少毕业生对发展自身综合能力较为重视。而选择户籍是实现就业影响最大因素的仅占0.98%,选择性别的仅为0.78%,这说明户籍和性别因素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实现初次就业的影响微乎其微。
服务业成为就业主渠道
从吸纳上海市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仅占0.03%;第二产业吸纳就业占11.69%;第三产业(服务业)吸纳就业占88.28%。
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吸纳就业排名前三位。与2018年同期相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吸纳就业增长2.1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吸纳就业增长0.3个百分点。
从各类性质企业吸纳就业的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吸纳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位居全市首位,占26.19%;其次是有限责任类企业,占24.72%;再次是外商投资类企业,占14.52%。民营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是上海市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
全市近2万家单位吸纳
上海市2019届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分布于全市1.94万家单位。其中,50人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占20.33%;50人以上、200人以下的小企业吸纳就业占19.97%;200人以上、500人以下规模的企业吸纳就业占14.22%;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规模的企业吸纳就业占8.94%;10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吸纳就业占36.54%。
通过对比发现,200人以下的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共吸纳上海市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40.3%,是上海市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名副其实的“生力军”。事实上,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小微企业中就业,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见证小微企业不断发展成为成熟企业,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平均起薪7103元/月
薪酬是衡量人力资源市场最为基本的指标之一,也是衡量经济活力和就业质量的基本指标。
据统计,2019年上海市登记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为7103元/月,比2018年同期的6024元/月增加了1079元/月,增幅为17.91%,增幅较大。
2019年上海市应届高校毕业生起薪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2019年上海市社会保险缴费上下限进行了调整。二是国内不少大型、有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为配合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于2019年加大了在上海的产业投资力度,对应届毕业生的聘用需求有所增加,而这类企业薪酬普遍较高,抬升了上海市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