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金秋启航 浙里有才”校企供需对接暨浙江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活动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就业服务司)、教育部学生中心指导,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省经信厅主办。本次活动既是浙江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启动会,也是教育部“金秋启航”校园专场招聘活动的重要部分。
“今年,浙江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较往年提前了,期待通过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早推进,促进2026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地就业。”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峰表示,今年以来,省有关部门联合出台“浙里有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9条”等一揽子行之有效的就业措施;各高校全员动员、各施所能、竭尽全力推动毕业生就业。浙江2025届高校就业毕业生有84.46%留浙就业创业。
记者从会上获悉,浙江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预计有46万余人,规模再创新高。其中,研究生毕业生占比为12.35%;本科毕业生占比为44.99%;高职高专毕业生占比为42.66%。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前5所院校分别是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此外,当天招聘会上近40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7000余个就业岗位。全省近100所本科、高职院校有关负责人和毕业生参加此次招聘活动,5000余名2026届毕业生现场投递简历。全省11个设区市人社局代表现场设摊宣介各市重点人才政策、校地合作需求等情况。活动同步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和“浙江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举行线上供需对接会,1000余家企业参与招聘。“浙江人力资源大市场”网站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区,推出大学生就业岗位9万余个。
本次活动还组织开展高校技术成果展示交易会,举行了首批“百校对百县”校企技术成果与人才供需合作签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