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广大青年加强岗位实践锻炼、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从今年起,江苏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团省委、省工商联等部门将联合实施三年十万青年见习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组织不少于10.7万名青年参加就业见习。
今年春节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程亮在泰州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加为期3个月的就业见习,每月领取政府发放的1212元见习补贴,见习期间在生产一线学习铅酸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本月初,程亮以优异的考核成绩正式转正,月薪8000元。据悉,江苏省十万青年见习计划提出,今年将组织不少于10.7万名青年参加就业见习,2020年不少于3.6万人,2021年不少于3.5万人。
究竟哪些人可以参加就业见习? 据了解,该就业见习计划的对象为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毕业时间不足三个月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和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
江苏省要求,各地在组织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宣传咨询以及校园招聘会等活动的同时,对有就业见习意愿的毕业生及时登记并提供服务。每年8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同步启动信息衔接和登记摸排,及早锁定见习对象。对登记失业人员逐一调查摸底,把符合条件的失业青年纳入见习范围。在此过程中要建立实名台账,做到人员底数清、技能水平清、见习需求清。对其中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青年,以及缺乏工作经历的青年,优先提供见习机会。
各地要根据产业发展和青年见习需求,开发一批管理型、智能型、技术型见习岗位,尽可能适应高校毕业生专业特长和更高质量就业的需要。同时要提供一定数量能帮助失业青年提升劳动就业技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见习岗位,帮助失业青年尽快适应新时代创新发展的要求。
根据见习人员考勤记录,各级人社部门将按规定给予符合条件的见习基地一定标准的就业见习补贴,发放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原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生活补贴标准。就业见习补贴可用于见习基地支付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费、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除此之外,各见习基地也要对见习人员发放一定金额的生活补助。
江苏省还明确,见习期满,鼓励见习基地留用见习人员,依法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对符合企业吸纳就业条件的,按规定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对未被留用的人员,要加大跟踪帮扶,根据求职意向持续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积极推荐就业岗位,对有创业意愿的提供创业指导、培训、孵化等服务,促进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