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人才网

职工当“创客”,企业“一条龙服务”

  11月13日,高交会上,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世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自主创新项目“电网继电保护现场整定定值单智能核对数据提取装置”,以深圳高技能人才技术改造成果展第一名的成绩参展。“这一装置将人工核对需要的10分钟降低到5-10秒,有效提升核对效率和正确率,解放人力,且体积小,便于携带。” 工作室负责人王世祥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供电局,并不只有一个“王世祥”,大批职工创新创造能力被激发出来了,而这得益于该局去年打造的鼓励全员创新创业的双创基地。根据该局制定的《双创基地管理办法》,企业不仅为职工提供从入驻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收益回馈的“一条龙”服务,还成立孵化器公司,打通职工创新成果转化通道。

  职工创新成果是如何实现收益转化的呢?孵化器公司总经理王少锋介绍,作为转化主体,公司围绕涉电业务,以科技成果许可使用的方式,出资购买职工创新成果使用权,并支持科研团队将初创成果产品化,通过内外资源整合,实现销售盈利。

  “这条转化之路打通了!”回想起今年6月初,得知自己多年研制的专利项目“避雷器带电测试仪”获得收益回馈6万多元时,深圳供电局职工黄炜昭依然振奋不已。这是该局史上首次向职工回馈成果转化收益,和黄炜昭一起“尝鲜”的还有17名职工,分别是小智机器人、智能低压分支采集仪、电网运行实时数据智能分析平台的研发者。据介绍,这4个项目均授权深圳供电局新兴业务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已在营配领域及设备厂家推广应用,为新兴业务企业创造了740万元营业收入和180万元净利润。而18名职工也由此获得新兴业务企业支付收益回馈19.5万元。

  “转化过程非常顺利,代工厂招标等流程均由负责成果转化的公司完成,我只需利用自己的技术所长,结合新用户需求完善成果即可。”黄炜昭告诉记者,这一机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创新人员能更专注地做好研发。职工邓彬深有同感。为了提升变电站四遥信息排查效率,2017年,邓彬和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开发了“电网运行实时数据智能分析平台”项目,去年得知企业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马上报名参与。“团队付出不仅解决了工作难题,带来了利润,还将为其它使用机构创造价值。”邓彬自豪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打通成果转化通道,深圳供电局在成果培育方面也下了大功夫。硬件方面,双创基地为职工提供科技研发、成果展示平台;软件方面,试点灵活工作模式、回岗保障机制,同时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容错机制。据介绍,获准进入双创基地的该局员工可以全职或兼职的方式从事研发工作。对于全职的双创团队成员,不但保留原岗位岗级,而且对工作地点和时间不作强制性要求,保证他们每年投入研发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

  此外,供电局还成立创新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科技项目的经费报销、流程处理、会务服务等。有职工表示,这为他们省去了80%的事务性工作,使之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这会激发更多同事参与到科技创新,我们身边已经有同事跃跃欲试。”采访过程中,不少“创客”都流露着对这片创新沃土的期待。

  “今年,已有16个科技项目入驻双创基地,将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不少于10项。”王少锋介绍,下一步,孵化器公司还将建立健全孵化转化服务体系,开展相关的入孵培训、创业培训以及专业性服务,并创立投资基金,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对优质初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引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在能源产业的研发应用。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硕博人才网 版权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硕博人才网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的人才招聘网站,是国内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誉保证。并提供招聘会信息、人才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