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道,民生为本”,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保障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之时,中国将如何对症下药化解当前民生领域的诸多“痛点”?
今年政府的工作报告再次将保障民生摆在突出位置。而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对就业的重视,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看点。尽管中国新增就业人数自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超过1300万。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结构也出现了较大调整,第三产业和城镇就业大幅增加,个体经济和创业吸收了大量就业,但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企业“招工难”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各部门、各地区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出台和落实各项稳就业、促就业的政策,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中央明确指出,稳增长就是保就业,要将保障比较充分的就业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和底线,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只有把就业保障做起来才能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我觉得除了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外,作为择业的一方,我们也应该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